一、活動概況 為了進一步加強動物繁殖創新團隊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營造研究生學術創新氛圍,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經創新團隊研究決定設立“動物繁殖創新團隊2024年度安民董偉青年學子沙龍”。旨在為研究生提供一個大范圍、多領域、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培養創新意識,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達到開闊視野、啟迪智慧,提高創新能力的目的。 二、活動時間 2024年12月08日08:30-14:00 三、活動地點 動科動醫樓0126會議室 四、特邀評委簡介 劉忠華:東北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組部第二批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龍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73項目首席專家,重點研發項目負責人。研究領域為豬胚胎發育與胚胎工程,主要開展豬胚胎發育調控機制,基因編輯與體細胞克隆,多能性干細胞與生物育種等方面研究工作。完成了國內首例成體體細胞克隆豬和國內首例綠色熒光蛋白轉基因豬,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承擔“十二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十三五”首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80余篇。 曾申明: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繁殖與發育科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家畜繁殖理論與技術,特別是哺乳動物卵母細胞的體外成熟、體外受精、胚胎培養、胚胎冷凍、胚胎移植、轉基因和細胞核移植等技術的理論基礎研究。同時,積極從事胚胎生物技術在改良我國家畜品種中的應用和推廣工作。近年來,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SCI收錄近100篇,出版專著5部,3項成果分別獲得北京市和教育部科技進步一、二等獎。擔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繁殖學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畜牧業協會驢業分會副會長等職務。 王超: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暨畜禽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PI,博導,北京市優秀人才。長期從事雌性哺乳動物生殖內分泌與不孕不育研究,特別是在內分泌及表觀遺傳修飾與卵子發生、卵泡發育和卵母細胞成熟的關系及分子機制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Bulletin、Theranostics、JCI、PNAS等發表3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科技部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獲第4屆婦幼健康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1等獎;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2等獎。 張瑩: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國家基金委優青,主要從事小RNA及RNA修飾介導的妊娠建立和子代健康相關研究。在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Cell Research, Hypertension,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Development等期刊發布論文25篇。 兩次獲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生理學會生殖科學專業委員會青年科技獎。主持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兩項、科技部973子項目課題一項、基金委優青、面上項目、青年項目等。 張坤:浙江大學動物繁殖學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牛早期胚胎發育和胚胎工程技術研究,在Development、PLOS Genetics、The FASEB Journal、Biology of Reproduction等主流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受邀擔任國際胚胎移植協會年會專業評審主席;Nature Cell Biology、Biology of Reproduction等10余種SCI審稿人或編委。 張爽:廣州醫科大學“南山學者”領軍人才,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主要研究胚胎植入及胎盤滋養層分化的關鍵分子調節機制,以及基于類器官平臺研究生殖疾病/婦科腫瘤的啟動和進展機制及合理化治療策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Cancer discov, Adv Sci, Nat Commun, Cell Res, Cell Death Differ, PNAS等雜志。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青項目、面上項目、中德合作交流項目,主持美國OCRFA基金項目、美國AACR事業發展基金。 聯系人:郭瑤老師 聯系電話:15600911235
|